政府信息公开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政策>政策解读>详细内容
全文检索

关于《沙湾市老沙湾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政策解读

来源:老沙湾镇 发布时间:2024-09-23 19:11:40 浏览次数: 【字体:

一、出台背景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第二次、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自然资源部关于开展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19〕87号)以及《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沙湾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有关要求,加快建立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为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促进沙湾市老沙湾镇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特编制《沙湾市老沙湾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二、制定依据

本规划根据国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关法律法规、上位规划、政策方针以及地方规范标准进行编制,并与相关规划进行衔接。

1、相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5)《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办法》;

(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办法》;

(8)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2019年)

(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

(10)《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19〕87号);

(11)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及地方法规。

2、标准规范

(1)《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2023年);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技术指南(试行)》(2023年)

(3)《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TD/T1032-2011);

(4)《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TD/T1055-2019);

(5)《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6)《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

(7)《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TD/T1062-2021)

(8)其他相关标准规范性文件。

3、相关规划

(1)《塔城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

(2)《沙湾市乡村振兴实施战略规划(2021—2015年)》

(3)《新疆沙湾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6—2030年)》

(4)《塔城地区沙湾市(新疆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沙湾市分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021—2025年)》;

(5)《沙湾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阶段性成果稿);

(6)其他沙湾市相关部门编制的专项规划等。

三、主要内容

空间格局规划:

1、生态空间:实施蓝绿空间网络规划,构建城镇通连山水沙漠的蓝绿生态空间网络。依托现状生态禀赋,加强生态保护,构筑生态公益林、生态湿地、天然林草地和游憩公园多层次绿地景观格局,完善多功能的游憩体系和绿城共融的绿色网络,规划打造生态廊道体系,构筑林木茂盛的秀美山川。

(1)统筹考虑老沙湾镇镇域发展,整合区域各种自然、旅游资源,加强团连联系,引导形成蓝绿网络,发挥综合功能;

(2)尊重生态基底,顺应自然肌理,减小对原生环境和自然、水文地质、地形地貌干扰和影响。依托以生态河岸、复合林带为主要载体的线性空间,强化廊道的稳定性;在被道路、管网等阻断的关键点布设生物迁桥、生态涵洞等绿色设施,强化廊道的连通性,构建连通团连的生态网络体系;

(3)紧密结合老沙湾镇域实际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周边环境相融合,与相关规划相协调;

(4)集约利用土地,合理利用现有设施,严格控制新建规模,降低建设与维护成本。

2、农业空间:以现代农业的增产和提质为双导向,以“多维度农业产业高地”为引领,保护种植空间的数量和质量,提高耕地的连片度,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程度。农牧业空间应合理控制规模,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合理规范发展家庭养殖。

3.城镇空间:规划老沙湾镇的镇村体系形成“1+9+8”镇村规模等级结构。“1”指老沙湾镇区。“9”指九个中心村。“8”指八个基层村。

产业发展引导:

老沙湾镇的棉花生产占全域的90%,此外主要为草地、林地和建设用地,规划充分盘活利用现状各类土地资源进行,结合产业结构发展需要,优地优用,多元发展。构建“一主多辅”的产业发展格局,推进多元融合发展。

一主:主要棉花智慧农业种植区

多辅:一二三产融合示范品牌

基础设施建设:

1、交通设施:加强区域内城镇之间、镇村之间的横向交通联系,加强东西向、南北向联系,提高公路的技术等级,形成可达指数高、较为合理的路网体系。

2、市政设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田间节水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结合用地规划,拟对镇区污水处理厂进行更新扩建;提升供电、通讯、供热、燃气、环境卫生等各类市政基础设施。

3、公共服务保障:依据公共设施的性质和特点,结合镇区交通组织和设施的合理服务半径,将镇区公共设施分等级、分步骤进行规划建设,使各级服务系统主次分明,关系明确,形成完整的网络体系。根据镇区实际情况和需要,结合发展前景,依托现状公共设施,建设集行政、文化、商业金融、教育为一体的老沙湾镇中心区。强化镇区景观塑造,结合公共活动中心,建设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景观节点,体现时代特征,丰富镇区空间、美化镇区面貌。加强文化娱乐、体育休憩设施、教育设施、医疗设施的建设,丰富和改善镇区居民生活。

历史文化保护:加强对民间文学、民间音乐、传统美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主要包括黄沙梁酒厂、刘亮程故居、帕提古丽旧居。

政策解读单位:自然资源局

第一责任人:自然资源局党组副书记、局长  朱建文

日常解读人:自然资源局干部  赵国军

联系电话:0993-6011042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