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3000000/2021010400000014 | 发布机构: | 民政局 |
发布日期: | 2024-11-01 | 所属主题: | 规划信息 |
沙湾市“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
民政事业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政工作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编制沙湾县民政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社会全面进步,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合本民政系统工作实际,编制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21年—2025年。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深化改革创新,扎实推进各项民政工作,在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提升民生质量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二、主要任务
(一)城乡社会救助
1.全面贯彻国务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建立健全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的社会救助工作协调机制,努力构建分工负责、相互衔接、协调实施、政府救助和社会力量参与相结合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体系。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见》,做好托底民生保障,坚持保基本、可持续、重公正、求实效的方针,进一步完善法规政策,健全工作机制,严格规范管理,加强能力建设,努力构建标准科学、对象准确、待遇公正、进出有序的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格局,继续打造“阳光低保”,不断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科学性和执行力,切实维护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
2.完善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在强化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等人工调查手段基础上,利用居民家庭经济核对平台,加快推进跨部门、多层次、信息共享的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为促进社会救助制度的公平、公正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3.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保障标准调整机制,进一步完善分类施保和渐退帮扶措施,推动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引导和帮助困难群众劳动致富。
4.强化平台建设。利用各乡镇(场)办事大厅(政务服务厅),建立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平台,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救助及时。
5.健全临时救助制度。对因病、因灾等特殊原因造成生活暂时困难的家庭,以及低保边缘家庭实施阶段性生活救助。建立健全临时救助救助制度。加强临时救助、慈善救助、医疗保险制度之间的衔接。探索建立“救济急难”制度。
(二)民政专项事务
6.保障孤儿的基本生活。实行孤儿养育与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相结合,达到国家规定的13200元每人每年的标准。扩大儿童福利院集中管理规模,孤儿养育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保证孤儿的正常生活、教育、医疗等,促进孤儿身心健康发展。
7.提升慈善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弱”、“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坚持“关注百姓,心系万家”的工作理念,切实搞好自身建设和慈善文化建设,着力抓好慈善募捐,慈善救助,慈善宣传工作,科学设置救助项目,拓展救助领域,努力提高救助水平和效果。
8.规范民间组织管理。重点是对全县所有社会组织进行规范管理,组织发动社会组织参与属地的社会管理工作,激发社会组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
9.争取农村幸福院建设指标。我县将积极向上争取幸福院指标,每年建设5个农村互助幸福院,到2025年计划完成30个,为部分老人提供就餐、健身、文化娱乐等服务,尽量让他们老有所乐。
10.强化县福利院安全管理。对于老人生命健康,安全工作不是中心胜似中心。通过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服务质量。
11.加大流浪乞讨救助力度。协调相关部门单位以及各乡镇(场)继续做好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确保全县城区(城郊)的流浪乞讨人员得到及时救助,不发生一起流浪乞讨人员冻死、饿死现象。
12.深化殡葬改革成果。完善天祥公墓区规划建设,全面建立健全基本殡葬服务保障机制,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殡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基本殡葬服务均等化。完善沙湾县第二殡仪馆改扩建项目,沙湾县第二殡仪馆建设后,为推进地区殡葬事业发展,满足当地群众基本丧葬服务提供有效载体。沙湾县殡仪馆加强政府企业合作,完善推进殡葬服务改革,加强殡葬领域管理工作,现已基本达到预期效果。
13.依法办理婚姻登记。切实推进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完善婚姻登记信息平台,提升婚姻登记服务水平。加强登记机关服务设施和登记员队伍建设,拓展婚姻登记公共服务,探索在婚姻登记机关开展婚姻指导、心理指导等服务,全力推进婚姻登记的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创建国家3A级婚姻登记机关。按照民政部的部署实现全国婚姻登记数据联网。
14.科学有序推进地名区划工作。“十四五”期间,地名区划任务重点是建立完善地名地址库;进一步完善我县地名标志的规范管理设置工作,确保行政区划管理工作法制化、科学化。全力以赴做好撤县设市后续工作,争取早日实现广大群众的设市梦!深入开展平安边界创建和界线联检工作。加强边界纠纷隐患排查,妥善处理边界争议纠纷事件。
三、保障措施
15.强化制度建设,为民政事业发展,提供保障。“十四五”期间,县民政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纪律建设、完善相关制度,落实“两个责任”。在公款使用、公款接待、公车使用、工作纪律等问题上,强化制度执纪问责,以更严的纪律管好民政干部,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16.坚持依法行政,保障民政事业健康发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民政行政执法水平。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加强法制培训,提高全县民政干部依法解决各种矛盾和纠纷的能力。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加强民政系统政风行风建设,进一步强化民政“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服务宗旨意识。
17.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夯实民政事业发展基础。加强全县民政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民政干部开拓创新、综合协调、科学发展和群众工作能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民政干部队伍。强化人才支撑,加大民政干部职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能力和业务素质。
18.加强工作协调配合,全面提升民政工作科学化水平。民政工作业务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需要各方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要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民政工作新机制,形成民政工作的整体合力。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民政工作“一盘棋”的思想,认真履行自身职责,积极支持民政工作,与民政部门形成工作合力。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和社会各方面的作用,广泛吸纳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和支持民政工作。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