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厉奋发·2023 | 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积极推进智慧辣椒产业园建设
近年来,沙湾市立足资源禀赋和品牌优势,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加快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品种布局,逐步将沙湾市辣椒主产区安集海镇、金沟河镇、大泉乡和乌兰乌苏镇打造为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聚集、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经济效益显著、辐射带动有力的国家级现代农业辣椒产业园。
作为新疆辣椒主要产区之一,2023年,沙湾市境内辣椒种植面积4.45万亩,其中安集海镇2.51万亩,金沟河镇1.66万亩。随着辣椒机械化育苗移栽、“一膜六行”等技术的推广,全市辣椒种收机械化率达96%以上。近两年,全市辣椒(线椒)的种植水平逐年提升,辣椒种植亩产收入由4800元提高到6500元,增收35.42%。
沙湾市金沟河镇辣椒种植户刘治刚说:“我今年种植了50亩地辣椒,从今年的产量来看,湿辣椒大概在3吨左右,晒干以后每亩地大概500公斤左右,目前市场上每公斤的价钱在13块钱左右,按照今年这个产量来看,收入还是很可观的。”
“从种到收都全程实现了机械化,打药现在都是无人机,浇水采用的是智能滴灌,采收也是机械采收,非常方便,也不用操心,像我今年100亩地干辣椒,亩产400多公斤,实现收入40多万元。”沙湾市安集海镇辣椒种植户张新礼说。
安集海镇辣椒以其丰富的光热资源、独特的地理位置、品牌优势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享誉疆内外。2023年安集海镇被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认定为特色(辣椒)产业示范镇。
随着辣椒种植规模化,交易量的不断增加,辣椒的采收、加工包装、冷链仓储、物流配送等服务的延伸,也逐渐形成了以辣椒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2023年,沙湾市以辣椒筛选初加工经营类合作社6家,年加工辣椒2.6万吨,产值5200万元。
“我们厂子从每年的九月份生产,一直忙到十一月底,这一季的生产量大概在2500吨左右,咱们是一边生产一边销售,加工好的辣椒主要发往陕西。”沙湾市椒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厂长赵璧介绍说。
以辣椒酱深加工为主的地区级龙头企业新疆阳光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和新疆广海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年产辣椒酱500-700吨,产值2650万元。两家公司已培育出“阳光辣、禧安骄、老岳母、广海记”等辣椒酱品牌,其中“阳光辣”“禧安骄”获得新疆好产品品牌认证,“老岳母”系列辣椒酱获得中国绿色食品认证。
新疆阳光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陈建江说:“现在公司上市的有10款产品,包括酱腌菜系列、辣椒酱炒制系列、小包装系列等三大类。2024年我公司计划完成5000万产值,我们将加大营销力度,争取全疆每个地州市都有我们的经销商,都有我们的产品。”
“今年的销售势头好,产品需求量大,今年加工辣椒在500吨左右,生产辣椒酱600万瓶,目前正在抓紧生产,预计今年的销售额将超过一个亿。”新疆广海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广洲说。
为发挥品牌优势以及特色产业集群的引擎作用,2023年由沙湾国有企业盛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出资,取得“安集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使用权和经营权。今后将采取“安集海”公共品牌+企业品牌的双轮驱动模式,以龙头企业为带动,规模化种植基地为依托,现代生产要素聚集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沙湾市盛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办主任王潭介绍到:“商标的使用,为安集海辣椒产业的发展插上了翅膀,能提高产品的知名度,让更多的人都了解安集海辣椒,形成品牌效应,树立品牌形象。拥有经营权,可以提升企业的形象,有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可以拓展更大的市场。”
围绕做大做强辣椒产业,今年,沙湾市以培育和创建沙湾市辣椒智慧产业园为抓手,统筹建设全产业链功能生产要素为重点,力争3至4年,达到产业融合方式先进、产业集群发展高效、经济效益显著、与农民利益联结紧密的国家级现代农业(辣椒)产业园的目标要求。按照“分户生产、集中加工、统一销售”模式,实现辣椒产品生产的标准化、市场化,壮大辣椒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沙湾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孟云说:“截至目前,已有3家招商引资企业有意入驻园区,计划2024年投资近2亿元。按照地委做大做强辣椒产业的要求,沙湾市委、市政府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实际和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一园、两区、四中心、一基地’的发展思路。‘一园’指的是打造以沙湾市辣椒智慧产业园为先导,以安集海镇为依托;‘两区’指的是发挥安集海辣椒产品优势,建设辣椒产品初加工区,依托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辣椒产品精深加工区;‘四中心’包括辣椒产业培训发展中心、辣椒种业研究中心、辣椒期货交割中心、辣椒展示中心;结合沙湾区域布局,在安集海镇、金沟河镇、大泉乡和乌兰乌苏镇为重点建立原材料标化生产基地,构建‘产学研用’‘旅游观光’一体化产业综合平台。”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