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良法善治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沙湾市商户地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时利尚)
近年来,商户地乡在沙湾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一)全面压实法治主体责任,加强法治素养提升。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一体化部署、一体化组织、一体化落实,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等思想理论,全体党员干部坚持身率先行学法悟法,提升法治素养,增强法治意识,强化预法思想;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决策前的调查研究,牢固树立依法决策意识,严格遵守法定权限和程序,注重听取法律顾问或有关专家的意见,始终坚持由业务部门提出议案,征求相关业务部门、有关专家、法律顾问的意见,主管领导审查,最后提交乡党政班子讨论决定的制度和程序,防止行政决策的随意性,提高了行政决策的水平。
(二)深度聚焦基层社会治理,全力营造法治氛围。一是采取多种形势开展法治宣传工作,重点宣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人民调解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等政策法规,目前共开展各项宣传活动8场次,发放《农牧民法律知识读本》1600余份,宣传彩页1800余份,加强农村两委干部的法律知识培训工作,培养农村基层兼职调解员为主要力量的法治宣传队伍,推动法治化建设。二是加大普法用法力度。加大乡村两级法治引导工作,落实聘请法律顾问制度,做到“一村一法律顾问”,村法律顾问积极参与重大事项报告,提供法律建议12条;与市司法局密切配合、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送法下乡,开展法治进乡村施法宣教活动3次、参与矛盾纠纷调解5起,普法受众达3200余人;持续深入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大力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推动法治民法典宣传进村入户、走进课堂等。三是推动人民调解及信访工作。实施矛盾纠纷化解工程,挂牌成立12种35个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室,联合妇联、团委等组建基层调解室,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充分借鉴“枫桥经验”,做好信访矛盾稳控化解,对60名调解员进行了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的培训学习,提高了他们的调解技能。
(三)深化落实“放管服”,优化政府职能。一是规范推动政府“五办六中心”机构建设,明晰权责,理清事项,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让群众共享机构改革红利;建设乡便民服务中心;于商户地乡农商银行合署办公,内设残联、社保、民政、计生、就业服务、户籍办理、退役军人7个服务窗口可办理85个事项,所有涉及民生业务的相关窗口均已入驻实行“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实现即来即办,“一窗齐办”的高效服务模式,全力打造一流的政务服务环境。二是大力推进招商引资,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主要领导主动参与跑办手续,专人负责跟踪服务,帮助解决办理过程中的“难点”“赌点”,共招商引资了鼎铭新型材料塑料制品加工、鑫泉高新塑料制品、皓耘食品农产品加工、东来福养老院等四个项目,计划总投资资金2亿。
(四)加强依法行政建设,严控政府行为。推动乡镇执法队伍建设,严格按照市委要求配备人选,选派精兵良将充实到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组织6人参加执法人员资格考试,以《乡镇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以及自治区、市赋权清单为依据,将行政管理与行政执法相对分离,厘清基层治理审批、执法、服务的界限,不断明确综合执法大队职能职责,为商户地乡行政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前打下坚实基础。
下一步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继续深化推进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主要责任人职责,坚决把法治建设职责扛在肩上、抓在手中,加强政府法治建设,持续提升干部法治素养,深入贯彻法治理念,确保各项政策合规合法有效落实,同上级部门密切协同配合,依法规范政府各项事务建设,积极打造阳光透明型政府。
(二)着力在政府行政行为监督上下功夫,积极探索拓宽高效便捷的群众监督渠道,进一步梳理政府行政行为整体流程,强化短板弱项,补充漏洞不足,不断促进政府行政行为规范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政商环境。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