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述法报告(四道河子镇党委书记、四级调研员 李 鸿)
根据工作需要,现述法如下:
一、履职情况
(一)履职尽责。认真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成立全面依法治镇工作领导小组,将法治建设工作列入年度计划,做到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带领党政班子成员学习宪法、宣传宪法、尊崇宪法,提高“关键少数”的法律素养和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能力。严格执行法定权限、行使法定权力,修订完善《四道河子镇权责清单》《四道河子镇“属地管理”事项责任清单》《四道河子镇行政处罚赋权事项清单》。按照三审三校的要求,党内规范性文件报备率、及时率、合法合规率100%。深化党委权利公开透明运行,凡“三重一大”事项必须经镇党委会议集体研究审定。积极配合各级执法部门查办案件,坚决做到不干预司法、执法、插手具体案件处理。
(二)普法为民。利用党委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逢九必讲”等载体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开展法治思想学习17场次,培养“法律明白人”63人。结合“八五”普法规划,常态化开展“法律七进”活动11场次。以“民法典”进乡村“典”亮美好生活为主题,从村民身边事、典型案例入手,重点讲解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三)依法行政。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镇村两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围绕重点领域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创新调解形式,主动邀请市领导、相关行业部门负责人、村民代表等参与在村听证会,从根源处有效化解问题。积极探索乡村“数字化积分制管理”新模式,结合乡村治理事项,细化量化村民参与村里事务赋分项,依托村级阵地或村民自营超市建立“积分超市”,实现了全年积分兑换价值13.9万元的突破。规范办事程序,强化窗口工作人员管理,多措并举落实“放管服”工作,群众满意率达100%。聘请专职法律顾问把关,积极参与法制建设各项事务,确保依法依规决策。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村调员能力素质方面。村级调解员变动频繁,大多数调解员缺少系统的法律知识培训,对一些适用农村的法规政策吃不透,加之平时又不加强调解业务学习,其调解能力显而易见;一些人民调解员怕麻烦,遇事往上推,调解成功率低;制作的调解文书不规范,口头调解协议多,书面调解协议少,缺乏严肃性;
二是法制宣传教育方面。部分村民法律知识和法治观念缺乏,还存在口头协议、简易合同等情况,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重实效。高度重视人民调解工作,不断加大对民调人员的培训力度,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确保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大力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坚持以考促学,对培训考试不合格者,取消其从事调解工作。着力提高系统研究问题、谋划推进工作的能力水平,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服务群众的本领、防范化解风险的本领;
二是广覆盖。带头培育文明理性的法治环境,持续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宣传,逐步推进“网格化+信息化”法治宣传教育体系建设,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途径、多方面宣传法治建设内容,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动形成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三是创亮点。充分发挥八分地村和常胜东村“一村一法治广场”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实现法治文化阵地全覆盖,推动法治文化阵地提档升级。不同村根据居住人群特点不同,开展有针对性的完善提升工程,打造“一村一品”法治文化特色品牌,努力实现法治文化阵地从“村村有”到“村村优。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