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logo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专题专栏>法治建设>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四道河子镇2024年法治建设工作汇报

来源:四道河子镇 发布时间:2025-02-17 13:13:11 浏览次数: 【字体:

自法治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为重任,以促进全镇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依法行政为目标,强化措施,突出重点,全力抓好法治建设工作。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四道河子镇下辖21个行政村,辖区总人口5899户16588人,下辖21个行政村,1个村级党委、6个党总支、43个党支部,970名党员,村“两委”成员139人。建立镇级社会矛盾调处化解中心1个、村队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21个。曾先后荣获“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国文明村镇”“地区文明村镇”“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自治区文明乡镇”“自治区级优秀平安乡镇”等荣誉称号。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镇党委、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总目标,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党政班子成员先行一步、学深一层,带头学、示范学、深入学,并对讲话内容进行了全文抄写,做到了学习有计划、有笔记;党员干部坚持“线上+线下”齐发力,线下精心打造学习阵地,用好党员活动室,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入户走访等载体开展学习,线上利用学习强国“石榴云”等媒体平台,引导党员干部个人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开展法制思想学习。

(二)高位推动落实,充分发挥党委领导作用。镇党委、政府将法治建设工作列入年度计划,与各项重点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成立法治建设工作领导⼩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党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村队、中心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加强对法制建设知识的学习运用和普及活动的管理指导,重视法制宣传、普法释法、依法行政等工作中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党委书记在法制建设工作中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制建设履职情况纳入年终述职,定期向市委主要领导汇报法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将法治建设工作纳入班子和班子成员年度目标考评和工作实绩的重要指标,为法治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制度建设,提升干事创业依法水平。利用村“两委”干部培训和农村党员大轮训,加强对《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党内法规制度的宣讲解读力度,提升全镇党员干部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结合相关法规条例,研究制定《四道河子镇党委议事规则》等党内法规制度,制定完善了《村规民约》《“四议两公开”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按照三审三校的要求,结合实际反复修改完善,落实党内规范性文件起草审核、报送备案,经党委会审定后上报市委、组织、纪检等相关部门,规范性文件报备率、及时率、合法合规率100%。常态化开展“党旗映天山”主题党日6次,稳步实现基层党支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扎实开展党组织、党员承诺活动,推行共产党员户挂牌、党员先锋岗、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结对帮扶等制度,激励党员亮身份,在推动维护稳定、安全生产、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作用。扎实开展党务公开工作,深化党委权利公开透明运行,凡“三重一大”事项必须经镇党委会议审定。积极配合纪委监委、派出所等执法部门工作,镇党委、政府坚决做到不干预司法、执法、插手具体案件处理情况,把依法履职、依法办事体现在具体工作中,落实在具体事务上。

(四)提升法制能力,加强法制工作队伍建设。重视法制人才培养,把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情况,纳入干部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全镇68名机关领导干部参与干部网络学法,按时完成了学习任务,参加学法考试,全面提升了干部的法制能力,培养法律明白人36人。始终坚持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强化镇级矛调中心、司法所调解室、派出所调解室,各村人民调解室,个人调解室等多元化调解室的作用,落实信访矛盾纠纷分析研判制度,广泛收集诉求、研究解决问题,完善销号台账落实情况,形成闭环式化解程序。利用远程视频会议系统、“6933148”法律服务热线电话,开展远程调解、公共法律咨询500余次,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以方便办事群众和企业、提升服务能力为目标,规范办事程序,强化窗口工作人员管理,多措并举落实“放管服”工作,上半年便民服务大厅累计服务群众4000余人次,群众诉求办结率100%。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责问责”的刚性要求,狠抓责任落实,及时召开安全生产安排部署会议,协调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让安全责任意识深入人心。定期、不定期对重点场所、重点区域、重点行业进行常态化检查,确保各隐患及时整改,形成检查-反馈问题-整改-复查-归档的闭环管理。修编、完善辖区内各个领域安全生产专项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培训6场次,以实战为背景的应急演练1场次。同时,严格落实信息报告制度,强化法治宣教培训、应急区域合作、应急管理工作能力。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新格局。

(五)深化宣传教育,推进普法工作向纵深发展。制定《四道河子镇“八·五”普法规划》,镇司法所、派出所、法律明白人、村“两委”等群体,通过组织集中学习、入户宣讲、观看视频等多种方式开展“八·五”普法宣传活动,利用自治区第十九个宪法法律宣传员月,各村积极开展宪法宣传,提升广大群众的宪法法律知识,引导群众尊法、学法、用法,守法;以“民法典”进乡村“典”亮美好生活为主题,扎实推进“民法典”宣传月活动,从村民身边事、典型案例入手,重点讲解了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安全生产、土地管理、社会治安,多层次、全方位的进行法律法规的宣传,截至目前,共计开展各类法律宣讲142场2000余人次,释法宣传872户9000余人次,发放法制宣传资料、农村反邪教警示教育资料600余份,以先进典型为示范引领,有效增强了广大群众自我权益保障意识,积极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弘扬社会主义法制文化,增强全民法制素养。

三、存在的问题

开展法治建设中,我镇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矛盾纠纷排查不彻底。由于排查不到位,一些深层次的矛盾纠纷没有排查出来,甚至出现越级上访;二是村级调解力量薄弱。日前,村级组织虽然都设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但由于调解员基木由村干部担任,造成部分村调委会职能作用发挥得很不好,遇到绞手问题不是尽力解决,而是绕着矛盾走,推卸责任,上交矛盾,造成人民调解组织的调解职能发挥不允分,民间纠纷不断增多,一些简单矛盾逐步升级和激化。另外,基层调解委员会调解的权限、方式和效力都很有限,长期以来调解人员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四、下⼀步打算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保持经常性。及时总结法治建设工作经验,全面总结经验教训,理清工作思路,为后期法治建设工作奠定良好基础,持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途径、多方面宣传法制建设内容,使广大群众通过不同渠道接受普法教育。

二是进一步加大普及力度,扩大覆盖面。充分发挥普法宣讲员在法治建设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广泛深⼊到乡村、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现场讲法,以案说法,掀起全镇学法、用法高潮,扩大法律知识普及覆盖面。

三是继续加大“法律明白人”培养力度。落实《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规范(试行)》,大力推进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制定具体措施,依程序开展“法律明白人”遴选、任前培训考核、登记造册及建档立卡工作,确保2025年底每个行政村至少培养5名以上“法律明白人”。

四是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利用“法治新疆”微信平台开展“学法达人月月赛”,用好“新疆智慧普法依法治理云平台”开展学法和以案释法;深入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开展普法“四个一”:一堂法治讲座、一场普法宣传、一个模拟法庭、一次法治服务);把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党委重要工作。大力宣传依法治市、建设法治沙湾市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讲好法治故事,壮大法治声音。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