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述法报告(沙湾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 副局长 贾志华)
根据工作要求,现述法如下:
一、履职情况
(一)强化法治建设组织领导
2024年8月沙湾市城市管理局成立以来,认真贯彻“四个亲自”要求,坚持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一是将法治建设纳入局党组重要议事日程,与城市管理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主持召开2次党组会议专题研究法治建设工作,及时解决法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如协调解决执法过程中部门间的职责交叉问题,确保执法工作顺利开展。二是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明确班子成员在法治建设中的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带头学习贯彻执行党内法律法规制度,把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列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局党组会、机关党委会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常态化开展学习30余次,做到“四个自信”、“两个维护”,确保城市管理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开展,加强单位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新建制度5个。同时,将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情况作为干部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激发干部职工学法用法的积极性。
(二)履行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一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深化依法治疆。紧盯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主要领导和法治骨干定期参加“逢九必讲”法治讲堂,采取举办培训、在线学法、案例评比、疑难实务问题座谈等形式,推动学法活动走深走实邀请司法、律师事务所等专业师资授课,不定期进行行政执法专题培训三期。激发执法干部学法用法意识,持续不断筑牢依法执法、依法行政的思想根基。二是以身作则,亲自登台讲授法治培训课程,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为全局干部职工带来一堂内容丰富、意义深刻的法治教育课,助力提升全局法治素养与依法行政水平,授课2次。
(三)履行落实聚焦文明执法,维护城市管理良好秩序
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全面加强重点领域监管与治理,强力开展市政设施维护、园林绿化管理、道路交通管理、城市规划管理、环卫维护监管5个方面的执法工作。
二、工作亮点
(一)专项执法和日常巡查相结合,确保城市管理见到实效。
综合行政执法队、市政园林环卫综合服务中心的执法人员与日常巡查干部紧密配合,一线巡查干部随时发现在城市管理领域的各类问题,能及时处理的现场处理,需要传递给服务公司的书面传递,逐步推进城市绿起来美起来干净起来。对于城市管理的秩序建立,巡查人员对发现的五大领域违法违规行为,以视频或者照片等形式移交执法人员,由执法人员到违法行为发生地对违法行为实施人开展实地取证调查。每周召开例会督促两者紧密配合确保城市管理见到实效。
(二)以点带面,文明执法,采用“721”的方式来维护城市建设的成果
通过对五大领域的严格执法,用行政执法的典型案例为依托引发以点带面的震慑效果,大力维护城市建设不断进步取得的可喜成果。2024年办理行政执法案件112件,其中查办城市规划类案件16起,对4起违建主体依法告知拆除履行法定程序,限期整改;12起符合整改条件的违建主体依法处以罚款处理;查办破坏园林绿化、违反环卫管理、违规破坏道路和市政设施等各类简易案件62起;普通案件32起;查办维护燃气等公用设施案件2起,用法治的手段,有力的树立起城市管理的法治精细化规范化形象。今后我们必须要打好执法这张牌,树立起沙湾市城市管理的典范品牌,为提升群众满意度城市宜居度持续发力。
(三)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1.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通过开展法律进小区、进广场等活动,广泛宣传城市管理法律法规。2024年共组织普法宣传活动3次,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310人次,增强了市民的法治意识和遵规守法的自觉性。
2.创新法治宣传形式。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发布城市管理法律法规解读等内容,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法治理念。
三、问题短板
(一)执法人员法治素养有待提高。部分执法人员对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学习不够及时、深入,在执法过程中存在适用法律不准确、程序不规范等问题。
(二)执法装备不到位。一是装备不足,执法记录仪作为记录执法过程、保障执法公正的关键设备,在城市管理局执法人员中配备率低,部分执法队外出执行任务时,人均无法配备一台,导致执法过程难全程记录。二是装备老化落后,所有执法车辆使用年限长,维修成本高,常出现故障,在紧急执法任务中可能因车辆问题延误时机。
(三)内部监督存在薄弱环节。对执法行为的监督检查
不够全面、深入,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一些执法不规范问题。外部监督渠道不够畅通,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不高,对监督意见的处理和反馈机制不够健全。
四、下一步打算
(一)加强执法人员培训,提升法治素养
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定期组织执法人员参加法律法规、执法程序、案例分析等方面的培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授课,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水平和执法能力。同时,加强对执法人员的考核评价,将培训效果与绩效考核挂钩,激励执法人员主动学习、提升能力。
(二)多方争取资金 稳固执法装备更新维护保障
积极向财政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执法装备的现状和需求,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用于执法装备的更新换代和日常维护保养,确保装备投入的稳定和可持续。
(三)完善法治监督机制,强化执法监督
建立健全内部监督体系,加强对执法全过程的监督检查,重点加强对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关键环节的监督。拓宽外部监督渠道,完善群众举报投诉机制,及时受理群众的监督意见和建议,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群众。对执法不规范、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确保执法权力规范运行。2024年,我在法治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认真履行职责,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特别是城市执法领域,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流程,严格落实处罚与审核相分离原则,确保执法公正性与严谨性。同时,积极建立法务全程参与机制,从源头把控执法合法性,让每一项执法行为都经得起法律和时间的检验,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法治化水平,为建设法治、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做出更大贡献。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